2012年底日处理能力200吨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成投运
2013年5月底前青白江祥福环保发电厂进入运营;开工建设日处理规模2400吨的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完成长安垃圾场二期库区污泥处理恢复库容项目;开工建设长安垃圾二期大坝加固工程;四川省成都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建成
2013年底日处理能力300吨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成投运,初步建立餐厨垃圾收运体系
今后,中心城区干道店招用双语标识,城市照明通过物联网智能控制,今年底建成日处理能力200吨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成都市提出“大城市,细管理”的思路,通过综合施治营造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的创业环境与宜居环境。
如何确保精细化城市管理实施到位,让成都市民生活的环境更优美,更有幸福感?昨日,记者专访成都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郭晓鸣,对此进行详细解读。{谈目标}
华西都市报:成都今年提出了“大城市,细管理”的思路,有什么意义?
郭晓鸣:高标准细致的城市管理,是建设体现********的宜人城市的重要支撑。这**像一个人家里是否干净、衣着是否得体一样,不仅是表面现象,更体现了深层次的修养。**城市来说,城乡环境状况,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政务服务水平和市民的精神风貌,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
“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是成都市环境建设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综合施治、长期努力,系统地、坚持不懈地抓好。成都市城市大、人口多,如果没有到位的城市管理,环境很容易脏乱差。现在成都市正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更需要做到精细管理、精益求精。
{谈制度}
华西都市报:作为人口上千万的大城市,成都精细管理如何实现?
郭晓鸣:确实,“细”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精细管理的****办法,**是用制度来管理,用一系列的常态制度做保障。首先是在现有城市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深化、优化和细化。更为关键的是,引进创造新观念、新做法,优化管理流程。
今年初,我们**开始架构城市管理的一系列“提升实践”制度。首先是《成都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作业与管理规范》,囊括道路冲洗除尘、城市家具清洁、公共厕所管理等24项环境卫生作业内容,其中包括24小时无缝隙环卫清扫保洁制,白色垃圾快速消除制,垃圾不落地运输制,全方位提升了成都的环卫保洁标准。困扰成都多时的深夜环境卫生保洁问题,从这个核心的制度**破解了。
此外,成都今年还确立了全新的《非机动车管理规范》,《成都市城市道路桥梁检查井盖监督管理技术规定(暂行)》,《成都市建筑垃圾全密闭运输和公司化运营管理实施办法》。可以说,在制度层面的城市管理体系设立上,今年成都的力度********。
{谈规划}
华西都市报:成都未来城市管理发展将有什么样的轨迹?
郭晓鸣:目前我们正在酝酿出台《成都市城市管理局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20122016)工作实施方案》,这将为未来5年成都城市管理明确方向,内容主要是七大提升工程,涉及环境卫生、城市视觉形象、市容秩序、城市道路桥梁管养、数字化城管、基础设施、扬尘治理等。
到2015年,成都中心城区完成主要干道、主要街区的商招、店招的双语图文标识推广设立工作,建成智能化城市照明物联网监控中心系统,完成对全市城市照明系统的控制。今后,要运用物联网技术手段,建立全市城市道路桥梁信息管理中心,对道路桥梁运行状况评估管理、挖掘占用城市道路动态管理,实现市区两级数据共享。
到2012年底,日处理能力200吨和2013年底日处理能力300吨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成投运,初步建立餐厨垃圾收运体系。并在2013年5月底前,青白江祥福环保发电厂进入运营,开工建设日处理规模2400吨的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完成长安垃圾场二期库区污泥处理恢复库容项目,增加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能力,开工建设长安垃圾二期大坝加固工程,增加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能力。四川省成都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建成。
{谈幸福感}
华西都市报:城管的工作很复杂,但一些市民不太了解,简单认为城管**是管摊贩的。你觉得城管的工作能否让市民更有幸福感?城管的工作能否让你自己有幸福感?
郭晓鸣:狭义上讲,城市管理它涉及城市环卫和景观、城市道桥等市政管护、城市照明、市容秩序和园林绿化等诸多环节。维系一个城市的正常秩序,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给人们带来很大不便。比如,路灯不亮,犯罪案件**容易发生;城市每天几千吨生活垃圾,如果稍微处理不及时,大家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呢?生活在干净有序的环境里,应该是每个人都期盼的幸福。能够为市民提供服务,是城管人的职责和价值所在,市民满意的笑容也能给我们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