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光
昨日,清镇市人民法院环保法庭法官来到修文县环保局,向环保局送达行政诉状——原告中华环保联合会以被告修文县环保局没有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环境信息公开为由对其提起要求信息公开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这是我们国家首例因要求环境信息公开而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引自12月13日《贵州都市报》)
由于环保局未能及时公开贵州好一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有关的环境信息,而导致中华环保联合会以环保局违反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一纸状书将其告上法庭。
其实,民间组织状告政府部门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因为信息公布问题而状告环保局,确实是头一遭。而此次状告案件,不由自主地打开了一扇公益组织状告环保局的大门。虽然,这有点类似于“民告官”。而且,这类诉讼古往今来都是一件极为棘手的事。但尽管“胜诉者极少,败诉者极多”,可敢于状告当地环保局,也是一件值得拍手称好的事,也是一个莫大的****。
因为,“状告事件”透露公众重视环保的希望,也表现出了法律的公正,也从一定程度上昭示着“民告官”已经不再艰难。这无疑给维权人士释放了一次黎明前的曙光。其实,今天状告环保局只是一个开端,只要开好了这个头,将来会有更多的公益团队、环保组织、个人会拿着状纸告着渎职的执法部门与污染企业,到那时我们将会看到一个环保希望的到来。
尤其是在当下落魄的环保现实中,环保局手握环保信息大权,主宰一方环保事业,享受着独霸一方的好处。平时,对状告污染企业的信息不闻不问,爱理不理。更为严重的是,某些环保部门把环境整治之权当成了自己的“私产”,是自己谋取部门利益的宝贝。该发布什么信息,该隐瞒什么消息,全都是自己一个部门说了算。结果,导致在GDP的诱惑下,环境保护的效果始终难以取得辉煌战果。
而且,环保局是清水衙门,除了行政经费,也别无其它油水,在这种情况下,某些环保部门一手包办了环保类的信息,将污染企业引为自己的牟利机器,企业污染,**要交钱免其罪,没有钱,自然也会变成首要打击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环保事业的发展。因此,状告环保局也是一种另类的反抗。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环保局其实与污染企业已经结成了变相的权钱交易,这是一种扭曲的裙带关系。即使有人状告污染企业,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环保部门也会大事化了,小事化无,绝不愿意把事情捅开、闹大。所以,当中华环保联合会将某环保局告上法庭时,这是对环保部门垄断信息的一次冲击,这将会打响环保事业新发展的****枪,所以,值得我们喝彩。
因此,我们应该为“状告环保局”而拍手叫好。因为,“状告”不是一个辉煌的结束,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